盛天機械產品分類
混凝土為什么要進行二次振搗
添加時間:2024-11-25 | 文章來源:盛天機械
混凝土為什么要進行二次振搗
混凝土為什么要進行二次振搗?混凝土材質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受到施工方法的影響。如何在施工過程中提高混凝土性能一直是建設工程領域的熱點問題,在各種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當中,二次振搗對于提高混凝土強度,節(jié)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抗?jié)B性、耐久性以及裂縫控制都有重要的意義。混凝土二次振搗,其實就是在混凝土澆筑后適當時間,重新混凝土進行振搗。本篇內容詳細介紹二次振搗對于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響。 << 推薦閱讀:混凝土攪拌站砂石等原料投料順序
混凝土二次振搗在工程中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混凝土船的制作,那時人們就發(fā)現(xiàn)混凝土經過二次振搗,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強度,還可以使水平鋼筋的混凝土裂縫消失,且降低混凝土的滲水性。
混凝土二次振搗的機理分析: 1.提高混凝土拌和物密實度以及整體均勻性混凝土在振搗作用下會趨于液化,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在振搗成型及其隨后的靜停過程中,很少能實現(xiàn)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粗骨料在自重作用下仍有下沉,水分和氣泡上升,這種物理現(xiàn)象會一直持續(xù)到混凝土失去塑性(初凝之前止),其結果會造成粗細顆粒上下分布不均勻的現(xiàn)象。粗大顆粒在混凝土凝結前的下沉,就使得下部的密實度大于上部。
所以混凝土的下部強度總是大于上部。而且隨著外分層的發(fā)展,還會出現(xiàn)內分層,即粗骨料周圍區(qū)域密實度發(fā)展不均勻。外分層與內分層的共同特點都是在骨料的下部形成充水區(qū),充水區(qū)中也含有一部分氣體,隨著水分蒸發(fā)后,就會成為空穴,降低混凝土的強度。間隔一定時間進行的二次振搗,可以使本來已經接近凝結的混凝土經振搗液化,重新恢復塑性,將由于內分層被封閉在粗骨料下部的水囊內的水和氣泡釋放出來,進而使得這個充水區(qū)被水泥漿體所填塞。
2.加速水泥顆粒的水化混凝土拌和時,水泥顆粒表面的礦物成份就會立即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相應的水化產物,水化產物很快溶解于水,水泥顆粒又暴露出新的表面再與水反應生成水化產物,這個過程反復進行,就使得水泥顆粒被層層剝落,直至顆粒完全與水發(fā)生反應水化就結束了。
但是,在整個水化期間的水化速度不是均勻的。開始階段水化速度快,水化產物的生成速度要大于其溶解擴散速度,這樣很快就會使水泥顆粒周圍的溶液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tài),進而析出以水化硅酸鈣凝膠為主的半滲透膜層,包裹在水泥顆粒的表面,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部水分向內的滲透以及內部水分向外的擴散,減緩了水泥的水化速度。
而且膜層內部水分引起的水化反應使膜層向內增厚,經由膜層向外擴散的水化物聚集于膜層外側又使膜層向外增厚,這時水化反應就更慢了。
此時若給以二次振搗,就可以人為加速膜層破裂,使得外部低濃度的溶液能夠再次進入,與尚未水化的水泥核接觸,加速水化反應的速度,直到新生成的凝膠體重新修補破裂的膜層為止。
3.加強水泥石同粗骨料以及鋼筋間的界面強度由于自重引起的下沉,使得其下部形成充水區(qū),同時一部分水分也會沿著粗骨料的側面向上運動,使得粗骨料的側面出現(xiàn)水分上遷的通道,這些通道的存在嚴重降低了混凝土中漿體與粗骨料同的界面強度,同時,由于混凝土中水分和氣泡的上升,水泥漿體與鋼筋之間也會出現(xiàn)微小間隙或是薄水膜,造成鋼筋抗拔力的下降。
如果在水泥凝結前給以二次振搗,就會使得粗骨料和鋼筋周圍的水膜和微孔被粘稠的漿體所填充,隨著粗骨料和鋼筋周圍水泥顆粒濃度的增加,水泥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鈣凝膠的數(shù)量也會增多,水化硅酸鈣凝膠的比表面積很大,表面能很高,大大加強了界面強度。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進行混凝土二次振搗時,要選擇正確的二次振搗時間。大量實踐證明,混凝土的二次振搗時間應在混凝土初凝前1--4h左右進行較佳,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前1h進行效果最理想。但是由于混凝土凝結時間要受到水泥品種、配合比、坍塌度、氣溫、施工方法以及外加劑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具體的時間還要根據(jù)施工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 推薦閱讀:180型混凝土攪拌站報價、應用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