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天機械產品分類
混凝土7天強度到28天幾乎不增長了,怎么回事?
添加時間:2024-11-25 | 文章來源:盛天機械
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6、早強劑過度。
7、水泥本身的富余強度不高,后期強度增長幅度小。
工程混凝土強度不足的原因及處理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這是工程建設施工規范規定的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工程的混凝土因強度不足而造成不少質量問題。
混凝土強度低下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結構構件承載力下降;
二、是抗滲、抗凍性能及耐久性下降。因此對混凝土強度不足問題必須認真分析處理。
一、
混凝土強度不足的常見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過多的游離氧化鈣(CaO)或游離氧化鎂(MgO),有時也可能由于摻入石膏過多而造成。因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燒過的,遇水后熟化極緩慢,熟化所產生的體積膨脹延續很長時間。當石膏摻量過多時,石膏與水化后水泥中的水化鋁酸鈣反應生成水化鋁硫酸鈣,也使體積膨脹。這些體積變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產生,都會破壞水泥結構,大多數導致混凝土開裂,同時也降低了混凝土強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雖無明顯裂縫,但強度極度低下。
(2)骨料(砂、石)質量不良
1)石子強度低:
由于云母表面光滑,與水泥石的粘結性能極差,加之極易沿節理裂開,因此砂中云母含量較高對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包括強度)均有不利影響。
(1)隨意套用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條件和原材料情況,由工地向實驗室申請試配后確定。但是,不少工地卻不顧這些特定條件,僅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指標,隨意套用配合比,因而造成許多強度不足事故。
(2)用水量加大:
較常見的有攪拌設備上加水裝置計量不準;不扣除砂石中含水量;甚至在澆灌地點任意加水等。用水量加大后,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造成強度不足事故。
(3)水泥用量不足:
除了攪拌前計量不準外,包裝水泥的重量不足也屢有發生,導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足,造成強度偏低。
(4)砂、石計量不準:
較普遍的是計量工具陳舊或維修管理不好,精度不合格。
(5)外加劑用錯:
主要有兩種;一是品種用錯,在未搞清外加劑屬早強、緩凝、減水等性能前,盲目亂摻外加劑,導致混凝土達不到預期的強度;二是摻量不準。
(6)堿一骨料反應:
當混凝土總含堿量較高時,又使用含有碳酸鹽或活性氧化硅成分的粗骨料(蛋白石、玉髓、黑曜石、沸石、多孔燧石、流紋巖、安山巖、凝灰巖等制成的骨料),可能產生堿一骨料反應,即堿性氧化物水解后形成的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它們與活性骨料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斷吸水、膨脹的混凝膠,造成混凝土開裂或強度下降。日本有資料介紹,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堿一骨料反應后混凝土強度僅為正常值的60%左右。
混凝土入模后的空隙率達10%~20%,如果振搗不實,或模板漏漿必然影響強度。
(6)養護制度不良:
主要是溫度、濕度不夠,早期缺水干燥,或早期受凍,造成混凝土強度偏低。
如試模尺寸和石料粒徑不相適應,試塊中石子過少,試塊沒有用相應的機具振實等。
二、
混凝土強度不足對不同類型的結構構件的影響
根據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分析,混凝土強度不足對不同結構強度的影響程度差別較大,一般規律如下:
通常按混凝土承受全部或大部分荷載進行設計。因此,混凝土強度不足對構件的強度影響較大。
設計規范不允許采用素混凝土作受拉構件,而在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強度計算中,又不考慮混凝土的作用,因此混凝土強度不足,對受拉構件強度影響不大。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強度與混凝土強度有關,但影響幅度不大。例如縱向受拉HRB335級鋼筋配筋率為0.2%~1.0%的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由C30降為C20時,正截面強度下降一般不超過5%,但混凝土強度不足對斜截面的抗剪強度影響較大。
對小偏心受壓或受拉鋼筋配置較多的構件,混凝土截面全部或大部受壓,可能發生混凝土受壓破壞,因此混凝土強度不足對構件強度影響明顯。對大偏心受壓且受拉鋼筋配置不多的構件,混凝土強度不足對構件正截面強度的影響與受彎構件相似。
三、
混凝土強度不足事故常用處理方法
(1)測定混凝土的實際強度:
當試塊試壓結果不合格,估計結構中的混凝土實際強度可能達到設計要求時,可用非破損檢驗方法,或鉆孔取樣等方法測定混凝土實際強度,作為事故處理的依據。
混凝土強度隨齡期增加而提高,在干燥環境下3個月的強度可達28d的1.2倍左右,一年可達1.35~1.75倍。如果混凝土實際強度比設計要求低得不多,結構加荷時間又比較晚,可以采用加強養護,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原則處理強度不足事故。
(3)減少結構荷載:
由于混凝土強度不足造成結構承載能力明顯下降,又不便采用加固補強方法處理時,通常采用減少結構荷載的方法處理。例如,采用高效輕質的保溫材料代替白灰爐渣或水泥爐渣等措施,減輕建筑物自重,又如降低建筑物的總高度等。
(4)結構加固:
柱混凝土強度不足時,可采用外包鋼筋混凝土或外包鋼加固,也可采用螺旋約束柱法加固。梁混凝土強度低導致抗剪能力不足時,可采用外包鋼筋混凝土及粘貼鋼板方法加固。當梁混凝土強度嚴重不足,導致正截面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時,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加高梁,也可采用預應力拉桿補強體系加固等。
當混凝土實際強度與設計要求相差不多時,一般通過分析驗算,多數可不作專門加固處理。因為混凝土強度不足對受彎構件正截面強度影響較小,所以經常采用這種方法處理:必要時在驗算的基礎上,做荷載試驗,進一步證實結構安全可靠,不必處理。裝配式框架梁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強度不足,可能導致抗震安全度不足,只要根據抗震規范驗算后,在相當于設計震級的作用下,強度滿足要求,結構裂縫和變形不經修理或經一般修理仍可繼續使用,則不必采用專門措施處理。
需要指出:分析驗算后得出不處理的結論,必須經設計簽證同意方有效。同時還應強調指出,這種處理方法實際上是挖設計潛力。